常見問題
供熱管道的防腐處理
更新時間??2021-07-11 17:04 閱讀
滄州信益管道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保溫、防腐管道。
由于供熱管網受到腐蝕后,管道內壁 粗糙度增加,從而增大了摩擦,同時也降低 了管道的流通,并且腐蝕后產生的沉淀物 可使供熱系統產生堵塞。輕者使受壓部件 的壁厚減薄,減少設備及材料的使用壽命, 重者使之無法滿足強度要求,需要進行維 修或者予以更換,更嚴重者將可能達到臨 界爆裂狀況時,嚴重影響供熱效果,直接威 脅供熱生產的安全。
1、管道腐蝕的原因之一是水中的PH值 熱網水中含有溶解氧,在PH=4.0-10.0 的范圍內時,腐蝕速速僅由擴散到金屬表 面的氧量決定。PH變化對腐蝕速度影響不 大。當4.0=10.0時,金屬的腐 蝕由均勻轉為局部,并具備了潰瘍和孔蝕 的條件。由此可見,當PH在7.0附近時,腐 蝕速度較小,當PH=9.5一10.0時,由于金屬 具有堅強的氧化保護層,腐蝕程度最小。
2、供熱管道采用未經除氧的水或者補給 水含氧大于規定值,造成系統管道內表面 腐蝕。由于水中離子的影響,腐蝕產物在多 數表面不能形成保護膜。有關資料表明,當 水中的含氧量控制在0.1mg/l時,氧腐蝕速 度約為0.03mm/a。若設計時取腐蝕裕度 C=1.Omm,按以上速度計算,管網使用壽命 可達到三十余年。而為8ram/t時,管網腐蝕 速度為1.2mg/a,這樣系統的使用壽命將大 大縮短,因此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是防止 管網腐蝕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3、一般情況下,在溫度每提高lO度,腐蝕 速度加快一倍。溫度對碳鋼在水中的腐蝕有 著重要影響。這是因為溫度的變化不僅改變 了反應活化能,也影響了誰的含氧量。在閉 口系統中,隨著水溫的升高,金屬表面溫度 也升高,按著化學動力學規律,氧向金屬表 面擴散的速度加快,Fe2+在水溶液的擴散速 度加快,電解質的電阻降低,因而腐蝕速度 加快,在給定氧濃度情況下,溫度每升高30 ℃,則腐蝕速度就增加一倍,且腐蝕的最大 值發生在T=90一100℃之間,這對于低溫水 采暖系統極為不利。從溫度對腐蝕的影響來 看,除氧也是防止腐蝕的重要措施。
4、水中含鹽量增加,導電能力也隨之增 加,故腐蝕速度也提高,這種趨向要一直延 續到鹽的濃度高到水溶解氧降低才會改 變。供熱系統用的水是軟化水,而不是脫鹽 水,隨著供熱水的不斷濃縮,鹽濃度的影響 仍不可忽視。系統循環水中含有C02氣體, 加熱后會分解析出,并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導致管道內腐蝕。
5、管道的內腐蝕是由管內介質引起的腐 蝕,與管內介質及運行參數有關。預防內腐 蝕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:1)、確保管網中水 的PH值在規定范圍內。2)、降低水中溶解氧 的濃度,達到水質標準。從前面分析可以看 出,氧腐蝕是管網腐蝕的最重要原因,因 此,必須將除氧系統有效投入。3)、控制水 的溫度,使之避開腐蝕的最大值區域。4)、 降低系統的失水率,以減少系統的補水量, 降低因補水的水質原因而引起的腐蝕。5)、 供熱管網停熱期間采用濕式保養。停熱后, 將系統中充滿雜質、渾濁的循環水放掉,重 新充入經過化學處理,除氧的軟化水,然后 關閉系統進行保養。
6、管道的外腐蝕是由管道外表面的介質 引起的腐蝕,較內腐蝕更為嚴重。預防外腐 蝕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:1)、提高供熱介質 的溫度。當管道被介質加熱到l 00℃以上 時,保溫層中的水分就會排至空氣中,以降 低熱損失或減少管道腐蝕。但是介質溫度 升高前,應先進行經濟分析再確定最佳介 質溫度。2)、選擇導熱系數及吸水性達標的 保溫材料。管道處于含濕量大的環境時,保 溫材料因吸水導熱系數增大,熱損失增高; 另外,保溫材料因水的作用產生電解質對 管道進行外腐蝕,因此在選擇保溫材料時, 要注意其吸水性。3)、管道保護層(防腐層) 一定按國標選材防止環境中的水汽滲入保 溫層,引起金屬腐蝕。4)、熱力管溝排水通 暢,必須保持地溝干燥,地溝要設置必要的 排水設施,并且定期通風,以減少地溝內的 含濕量,避免地溝潮濕鋼管腐蝕加快。
從供熱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來看,目前 很多城市熱網都比較薄弱,熱網設計多數 為支狀管網,而且相同的供熱參數(壓力、 溫度等)管道的投運年限及腐蝕程度均不 相同,發生事故造成重大損失的實例已不 在少數,因此供熱運行的可靠性是一個重 大的技術經濟課題,在新建和改造擴建熱 源、熱網、室內系統時應從規劃、設計、施 工、運行管理等多方面努力,減少供熱事故 的發生,從而提高供熱系統運行的可靠性。
由于供熱管網受到腐蝕后,管道內壁 粗糙度增加,從而增大了摩擦,同時也降低 了管道的流通,并且腐蝕后產生的沉淀物 可使供熱系統產生堵塞。輕者使受壓部件 的壁厚減薄,減少設備及材料的使用壽命, 重者使之無法滿足強度要求,需要進行維 修或者予以更換,更嚴重者將可能達到臨 界爆裂狀況時,嚴重影響供熱效果,直接威 脅供熱生產的安全。
1、管道腐蝕的原因之一是水中的PH值 熱網水中含有溶解氧,在PH=4.0-10.0 的范圍內時,腐蝕速速僅由擴散到金屬表 面的氧量決定。PH變化對腐蝕速度影響不 大。當4.0
2、供熱管道采用未經除氧的水或者補給 水含氧大于規定值,造成系統管道內表面 腐蝕。由于水中離子的影響,腐蝕產物在多 數表面不能形成保護膜。有關資料表明,當 水中的含氧量控制在0.1mg/l時,氧腐蝕速 度約為0.03mm/a。若設計時取腐蝕裕度 C=1.Omm,按以上速度計算,管網使用壽命 可達到三十余年。而為8ram/t時,管網腐蝕 速度為1.2mg/a,這樣系統的使用壽命將大 大縮短,因此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是防止 管網腐蝕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3、一般情況下,在溫度每提高lO度,腐蝕 速度加快一倍。溫度對碳鋼在水中的腐蝕有 著重要影響。這是因為溫度的變化不僅改變 了反應活化能,也影響了誰的含氧量。在閉 口系統中,隨著水溫的升高,金屬表面溫度 也升高,按著化學動力學規律,氧向金屬表 面擴散的速度加快,Fe2+在水溶液的擴散速 度加快,電解質的電阻降低,因而腐蝕速度 加快,在給定氧濃度情況下,溫度每升高30 ℃,則腐蝕速度就增加一倍,且腐蝕的最大 值發生在T=90一100℃之間,這對于低溫水 采暖系統極為不利。從溫度對腐蝕的影響來 看,除氧也是防止腐蝕的重要措施。
4、水中含鹽量增加,導電能力也隨之增 加,故腐蝕速度也提高,這種趨向要一直延 續到鹽的濃度高到水溶解氧降低才會改 變。供熱系統用的水是軟化水,而不是脫鹽 水,隨著供熱水的不斷濃縮,鹽濃度的影響 仍不可忽視。系統循環水中含有C02氣體, 加熱后會分解析出,并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導致管道內腐蝕。
5、管道的內腐蝕是由管內介質引起的腐 蝕,與管內介質及運行參數有關。預防內腐 蝕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:1)、確保管網中水 的PH值在規定范圍內。2)、降低水中溶解氧 的濃度,達到水質標準。從前面分析可以看 出,氧腐蝕是管網腐蝕的最重要原因,因 此,必須將除氧系統有效投入。3)、控制水 的溫度,使之避開腐蝕的最大值區域。4)、 降低系統的失水率,以減少系統的補水量, 降低因補水的水質原因而引起的腐蝕。5)、 供熱管網停熱期間采用濕式保養。停熱后, 將系統中充滿雜質、渾濁的循環水放掉,重 新充入經過化學處理,除氧的軟化水,然后 關閉系統進行保養。
6、管道的外腐蝕是由管道外表面的介質 引起的腐蝕,較內腐蝕更為嚴重。預防外腐 蝕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:1)、提高供熱介質 的溫度。當管道被介質加熱到l 00℃以上 時,保溫層中的水分就會排至空氣中,以降 低熱損失或減少管道腐蝕。但是介質溫度 升高前,應先進行經濟分析再確定最佳介 質溫度。2)、選擇導熱系數及吸水性達標的 保溫材料。管道處于含濕量大的環境時,保 溫材料因吸水導熱系數增大,熱損失增高; 另外,保溫材料因水的作用產生電解質對 管道進行外腐蝕,因此在選擇保溫材料時, 要注意其吸水性。3)、管道保護層(防腐層) 一定按國標選材防止環境中的水汽滲入保 溫層,引起金屬腐蝕。4)、熱力管溝排水通 暢,必須保持地溝干燥,地溝要設置必要的 排水設施,并且定期通風,以減少地溝內的 含濕量,避免地溝潮濕鋼管腐蝕加快。
從供熱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來看,目前 很多城市熱網都比較薄弱,熱網設計多數 為支狀管網,而且相同的供熱參數(壓力、 溫度等)管道的投運年限及腐蝕程度均不 相同,發生事故造成重大損失的實例已不 在少數,因此供熱運行的可靠性是一個重 大的技術經濟課題,在新建和改造擴建熱 源、熱網、室內系統時應從規劃、設計、施 工、運行管理等多方面努力,減少供熱事故 的發生,從而提高供熱系統運行的可靠性。
- 上一篇:熱力管道的防腐與保溫
- 下一篇:管道腐蝕原理及防腐保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