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鋼管與傳統的鋼管、合金鑄鋼管、鑄石管以及鋼塑、鋼橡管等有著本質性區別。陶瓷鋼管外層是鋼管,內層是剛玉。剛玉層維氏硬度高達100—1500(洛氏硬度為90-98),相當于鎢鈷硬金。比碳鋼管高20倍以上,它比通常粘接而成的剛玉砂輪性能良好得多。剛玉砂輪仍是各種磨床削淬火鋼主要砂輪。陶瓷鋼管中剛玉層可把剛玉砂輪磨損掉。陶瓷鋼管抗磨損主要是靠內層幾毫米厚的剛玉層,其莫氏硬度為9,僅次于金剛石和碳化硅,在所有氧化物中,它的硬度是較高的。

陶瓷貼片彎管性能特點:
1、好
陶瓷復合管由于內襯層為剛玉陶瓷(a-AL2O3),莫氏硬度可達9.0相當于HRC90以上。因此對冶金、電力、礦山、煤炭等行業所輸送的磨削性介質均具有高。經工業運行證實:其壽命是淬火鋼的十倍甚至幾十倍。
2、防結垢
由于該鋼陶瓷層為(a-AL2O3),屬中性特質。因此具有耐海水腐蝕,并同時具有防垢等特性。
3、運行阻力小
SHS陶瓷復合管由于內表面光滑、且不銹蝕,也不象無縫鋼管內表面有凸狀螺旋線存在。經有關檢測單位對內表面粗糙度及清水阻力特性測試,其內表面光滑度優于任何金屬管道,清阻力系數為0.0193,比無縫管稍低。因此該管具有運行阻力小等特點,可減少運行費用。
4、耐溫性能與耐熱沖缶性能好
由于該剛玉陶瓷(a-AL2O3),為單一穩定的晶態組織。因此復合管可在-50--700℃溫度范圍內長期正常運行。材料線膨脹系數6-8×10-6/0C,約為鋼管的1/2左右。材料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。
5、工程造價低
陶瓷復合管重量輕,價格適宜。比同內徑的鑄石管重量輕50%;比合金管重量輕20-30%,且、耐蝕性好,因為使用壽命長,從而支吊架費用、搬運費、安裝費以及運行費用降低。經有關設計院和施工單位工程預算和工程實際比較,該管工程造價與鑄石相當,與合金管相比,工程造價下降20%左右。
6、安裝施工方便
由于該管重量輕,且焊接性能好。因此可采用焊接、法蘭、聯結等方式,施工安裝方便,且可減少安裝費用。

內襯陶瓷鋼管是采用自蔓延高溫合成——離心法制造的,陶瓷鋼管中剛玉熔點為2045℃,剛玉層與鋼層由于工藝原因結構特殊,應力場也特殊。在常溫下陶瓷層受壓應力,鋼層受到拉應力,二者對立統一,成一個平衡的整體。只有溫度升高到400℃以上,由于二者熱膨脹系數不一樣,熱膨脹產生的新應力場和使陶瓷鋼管中原來存在的應力場相互抵消,使陶瓷層與鋼鐵層兩者處于自由平衡狀態。當溫度升高到900℃把內襯陶瓷鋼管放入泠水內,反復浸泡多次,復合層不裂縫或崩裂,表現出普通陶瓷無可比擬的抗熱沖擊性能。這一性能在工程施工中大有用處,由于其外層是鋼鐵,加之內層升溫也不崩裂,在施工中,對法蘭、吹掃口、防爆門等能進行焊接,也可用直接焊接方法進行連接,這比鑄石管、鑄鋼管、稀土鋼管、雙金屬復合管、鋼塑管、鋼橡管在施工中不易焊接或不能焊接更勝一籌。內襯陶瓷鋼管抗機械沖擊性能也好,在運輸、安裝敲打以及兩支架間自重彎曲變形時,復合層均不破裂脫落。
耐磨彎頭在燃煤電廠中除除灰,排渣,送粉和回粉外,還廣泛用于以下行業:
1.礦山:
1.1煤炭工業中的煤水煤漿,洗煤泥,礦用填料,煤粉;
1.2金屬礦山:精礦和尾礦的管道運輸。
2.冶金:
2.1鋼鐵廠高爐注煤排渣輸送管道;
2.2輸送鐵合金,爐外精煉和煉鋼的管道。
3.水泥廠:生漿輸送,煤粉輸送,提升機輸送,回轉窯濕法生產線混凝土輸送管道。
數十家火電廠實踐表明:內襯陶瓷鋼管抗磨損能力高,抗流體沖刷能力強。在一次風管中,彎管磨損快,內襯陶瓷鋼管彎管的比厚壁的鑄鋼彎管提高5倍以上。

在實踐中,內襯陶瓷鋼管使用1-2年后打開觀察并測量,復合層均無明顯的磨損或脫落,在相同規格和單位長度的管道方面,內襯陶瓷鋼管重量只有鑄鋼管或雙金屬復合管的1/2左右,其每米工程造價降低30-40%,只有鑄石管和稀土鋼管重量的2/5左右,每米工程造價降低20%以上。在腐蝕或高溫場所下使用的內襯陶瓷鋼管,其價格只有不銹鋼管、鎳鈦管的幾分之一。
流體管道輸送不僅應用于電力行業、而且遍及冶金、煤炭、石油、化工、建材、機械等行業。當管道內輸送磨削性大的物料時(如灰渣、煤粉、礦精粉、尾礦水泥等),都存在一個管道磨損快的問題,尤其是彎管磨損快;當管道內輸送具有強烈腐蝕性氣體、液體或固體時,都存在管道被腐蝕從而被很快破壞的問題;當管道內輸送具有較高溫度的物料時,存在著使用耐熱鋼管價格十分昂貴等問題。內襯陶瓷鋼管的面市,這些問題均迎刃而解。
如何保證耐磨彎頭的性能穩定性:
如果要更好地掌握耐磨彎頭的穩定性,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。 只有這樣,您才能獲得好的保證,因此如何更好地掌握它是非常重要的。 當然,我們也已經看到專業的耐磨彎頭制造商會為我們提供很大的幫助,畢竟他們已經掌握了核心加工技術。
為了確保耐磨彎頭在各個方面的性能更加穩定,要在加工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它。無論是對工藝水平的掌握還是對生產材料的選擇,都應該合理,適當。 畢竟,產品性能是否穩定與實際使用要求密切相關。